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宣讲文稿

“无商不奸”污名的由来

时间:2019-04-16   来源:大豫讲坛

  我们大家都知道,谈到商人,总有一个说法,叫“无商不奸”。其实,经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任何职业的从业人员中,总会有一小部分不良分子,但这不代表所有从业者都变成了坏人。那么“无商不奸”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一开始这个说法叫“无商不尖”,冒尖的尖。这指的是什么的?最典型的代表是粮商。粮商用升、斗等量具来计算粮食的份量,当粮食与量具上沿持平,相当于份量足够。但粮商往往会多加一些,让粮食在量具上露出一个尖锥体,有点类似于现在商场促销时的“买十赠一”活动。“无商不尖”意味着商家大方,让利于顾客,是商家在民间的良好形象。我们想想这道理,我国是农耕文明、熟人社会,如果商人们总是缺斤短两、以次充好,那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一来二去,生意不是黄了么?那么商人的形象是怎么慢慢变成“无商不奸”的呢?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是为了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把农民牢牢地捆绑在土地上,就能够稳定地占有农民阶级的劳动成果。作为封建统治者而言,他们希望农耕经济稳定下来。农耕经济越稳定,他们的统治也就越稳定。商人的力量一旦壮大起来,就会成为威胁其统治的不稳定因素。据明史记载,明代大商人沈万三想要拍朱元璋的马屁,主动承担维修南京城三分之一的重任,还提出要犒劳士兵,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差点杀了沈万三。幸好马皇后说情,沈万三才落得被发配云南,客死他乡。当然,也有人考证说明史不准确,沈万三早在元末就已经死了。但客观地说,商人的形象历来被丑化、污名化是非常常见的。

  商人被污名化,还与农耕文明特有的物质财富观相关。农民从一无所有的土地上培育出了粮食,他们创造了财富;手工业者将实物改变了形状从而为人所用,比如将一棵树做成了家具,也创造了财富;但商人只是将物品从这个地方拉到那个地方进行交换,低价购入高价售出,在传统的农耕文明的视野下,他们并没有创造财富,而是得到了不应该得到的利益。儒家文化特别强调“重利轻义”,逐利的商人形象自然不佳。长此以往,商人就会逐渐污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