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大众话题 2018年

第九讲:协同共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19-04-25   来源:大豫讲坛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实,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这一战略呼应了时代新发展,顺应了农民新期待,为今后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时代呼唤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呼声。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发展条件不同,我国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

  党的十九大适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只有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才会让所有活跃元素都为精准扶贫输出更大更可靠的动力,才能实现“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工业化进程,无论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以后,政策导向都是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乡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以城镇化为主的发展战略,但城镇的现代化代表不了乡村的现代化。当前,我们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乡村还是发展中的最大短板,存在着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生活条件落后等现象,我国乡村面临着凋敝和衰落的客观事实。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同提出,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将重点放在农村,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是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一次巨大升级。

  3.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从未动摇。2003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标题直奔乡村振兴战略。但因各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

  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问题作出的战略安排,表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真正摆在优先位置,将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上力求突破,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真金白银惠及民众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真金白银惠及民众,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激发起农村的活力。

  1.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产业兴旺是农民收入增加、过上富裕生活的根本所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推进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五条总要求中“产业兴旺”也是排在第一位的。“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采取措施,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些措施回应了农民对土地问题的关切,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乡村美丽生态宜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过去几年,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污染防治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农村是这些工作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美丽乡村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各地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认定了一批全国特色民居村、全国特色民俗村、全国历史古村、全国现代新村,各地产生了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3.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如果说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体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的变化,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它比喻为“面子”的话,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则更多体现的是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变化,也可以说是“里子”。乡村振兴,“面子”和“里子”一个也不能少。将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列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中,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回应了亿万农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明晰乡村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向。发展农村新型产业是乡村发展之本,构筑生态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之实,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是乡村稳定之基。

  1.发展农村新型产业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10多年的稳定增长后,农产品供求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一些产品供过于求、一些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2.构筑生态宜居乡村

  环境优美的乡村是现代生活的标志和象征。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构筑生态宜居乡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力度,让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让农村在路平、灯亮、水净等方面与城市一体化,在保持乡村文化和风情的基础上,提升乡村生活品质和质量,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3.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乡村基层组织是农村与上级政府之间的桥梁,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保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需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上深入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撰稿:郑州工程学院 柴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