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200年的马克思主义风华正茂

时间:2019-04-25   来源:大豫讲坛

  马克思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耳熟能详,然而恰恰是这种表面似乎“熟知”的态度,遮蔽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眼睛。这种自以为知,实则往往是知之甚少,马克思俨然成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丰碑,马克思的思想指引着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基本遵循。然而,若从另外的视角来审视,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在其深邃的理论和战斗的一生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性光辉,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浓郁亲情和浪漫爱情中的赤子之心

  马克思不仅仅是一位革命的导师,而且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浪漫的恋人和慈祥的父亲。马克思是幸运的,在他的一生中,他享受到了深沉的父爱和甜蜜的爱情。父亲是一个律师,像中国的众多父母一样,他对马克思寄予了无限的厚望,在一封信中,父亲曾这样写道:“你的前途,你当前所处的顺境,是我内心深处早就存在的幻想,但是,即便是这些幻想都成了现实,也不会使我感到幸福,只有当你的心始终是纯洁的,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真正人道的,任何一个恶魔都不能把你心中比较高尚的情操赶跑,只有那时候,我才会得到我从你那里梦寐以求的幸福。”由此可见,父亲对马克思德行的严格要求胜过一切,而他也用自己的纯洁品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子。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一生都以感激的心情,敬重自己的父亲,怀念自己的父亲——这位他可以把自己的一切烦恼、忧虑向之倾诉的父亲。在父亲去世后,尽管大多数时间,只能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但马克思始终把父亲的肖像带在身边,直至去世。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也遵从了他的遗愿,把马克思父亲的照片和马克思一同下葬,他要和他深爱着的父亲永远在一起,看了让人潸然泪下。

  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也是千古佳话,两人青梅竹马,然而又存在着巨大的门第差异,燕妮出生于名门贵族,而马克思只出身于一个生活相对宽裕的律师家庭。然而为了爱情,燕妮冲破了巨大的世俗观念,毅然和马克思走到了一起,从此开始了他们栉风沐雨的一生。对马克思来讲,燕妮不仅是一个温柔浪漫的妻子,也是一个事业上最得力的帮手,她既是马克思最可靠的秘书和书信代言人,又是富于智慧的顾问和尽善尽美的战友。因为革命,马克思几乎穷尽了全部的家产,本来相对富裕的生活却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贵族出身的燕妮没有丝毫的怨言,而是默默的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他们相濡以沫,在艰辛却又充满温馨的爱情中渡过了他们浪漫的一生。当燕妮去世后,马克思悲痛至极,以至于卧病不起,两年之后,也撒手人寰,两个人合葬于海格特公墓,又安静的永远的待在了一起,相扶相依,再也不分离。人世间少了一对恩爱夫妻,但天堂里却多了一对神仙眷侣!

  艰辛坎坷中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荆棘和挫折,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退缩,有的人却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矢志不渝,奋斗终身,马克思无疑是后者的典范。很多人是因为贫穷而革命,而马克思却是因为革命而贫穷。他本可以过上富足而体面的生活,然而自从中学起立下了为了人类谋幸福的高尚理想之后,他一生的命运就和人类的解放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不论是在颠沛流离的日子,还是在艰辛困苦的生活当中,他从未退缩。最为艰苦的时候连吃饭和睡觉都成了问题,房东为了催房租,甚至惊动了警察,可是他们的确身无分文,警察甚至把他们床上的被褥,婴儿的摇篮和孩子的玩具都一并拿走典当。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孩子眼泪汪汪的目睹着心爱的玩具被拿走,燕妮怀中的孩子也没有了熟睡的摇篮,全家夜晚只好蜷缩在冰冷的地板……如果说物质的贫乏带给他们的只是身体的痛苦,那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更加致命。在悲惨的处境中,马克思的四个孩子先后夭折,客死他乡。尤其是马克思的大儿子,因为无钱医治所患疾病,9岁时的一个傍晚,在马克思的怀抱中永远的睡着了。马克思悲痛欲绝,长时间无法释怀。然而,痛苦之余,他舔静了自己的伤口,拂去了内心的伤痛,又踏上了新的战斗历程,直至走到人生的终点。马克思这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斗终身的人生态度,艰辛困顿中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严谨治学中诚实正直的学术操守

  马克思战斗的一生,不仅体现在他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更体现在他用锐利的笔杆所写出的鸿篇巨著之中。这些逻辑严密的战斗檄文像闪电,似雷鸣,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前进的航程。然而,尤为我们钦佩的是,马克思在繁忙危险的革命工作环境下,却对自己的研究异常严谨,堪称我们治学的楷模。马克思在研究中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原则:“研究必须详细的占有资料,必须寻找原始的材料,间接的证据是不能采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排斥别人的研究,相反,马克思认为凡是公开出版的有意义的著作都应该参考,做研究的前提必须是尽可能地获得一切可能搜集到的文献,只是这些文献必须是一手资料。这一点在他撰写经济学著作的过程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他看到一本经济学新作《通货简史》的时候,他写信给恩格斯,请他汇5英镑,帮助身无分文,连吃饭都困难的自己购买这本书,因为他觉得“我的理论良心不允许我不读这本书就写下去”;当他写资本论的时候,为了使研究达到最完善的程度,他刻苦自学农艺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相关知识;当他晚年研究东方社会的时候,为了系统研读俄文经济学著作和原始材料,已经五十岁的马克思开始学习俄语,在之前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语种,要知道作为斯拉夫语系的俄语与作为日耳曼语的英语和德语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但马克思为了研究,依然开始了艰苦的俄语学习,一年以后,马克思就能熟练地阅读俄文书籍了。从此之后,整箱整箱的俄文书籍不断地往返于彼得堡和伦敦之间,为马克思的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想想吾辈,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了英语的学习,暂且不说学习英语的动机如何,单从学习的实效看,学了几十年英语的我们又有几人能达到听说读写娴熟自如的境地,更遑论为了研究而去学习外语,与五十岁的马克思相比,着实令我们极度汗颜!

  马克思的学术人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我们能否做到像马克思一样甘坐十年板凳冷;我们又能否摆脱心态的浮躁,坚守高尚的治学操守,在远远优越于马克思当时生活境遇的基础上,给人类奉献真正的精神食粮?冰冻三尺,岂是一日之寒?开展研究,哪怕是初步的研究,也需要长期的学术积淀,这一点,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卓越的榜样!

  患难与共中至诚至真的友谊之花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也是传诵千古的佳话。两位伟大的导师相识于19世纪40年代,真正产生友谊的火花是在他们的第二次会面,自此之后,为了共同的崇高理想和人生目标,两颗伟大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恩格斯不仅和马克思并肩战斗,而且给予了马克思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的帮助。在马克思穷困潦倒的日子里,正是依靠恩格斯源源不断的资助才渡过了一道道难关。在马克思晚年,为了全力支持马克思而又不至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恩格斯不得不暂时放弃手头钟爱的革命工作而去从事他一直讨厌的商业活动,以保证能够继续给予马克思及革命事业以必要的物质帮助。为此,恩格斯可以说是做出了极大地牺牲。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一直十分敬佩,他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则总是谦虚的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远远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当马克思病重之时,他深情地托付他这一生的挚友帮助修订《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以期给人类解放事业带来新的火种。面对重托,恩格斯立即接受了这件看似简单,实则繁重的工作,甚至暂时放掉了自己正在从事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投入到了《资本论》遗稿整理之中。为了尽量保持马克思的叙述方式,恩格斯翻阅了大量的文献,仔细推敲全部材料,每做一个改动,都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但在资本论第二版和第三版出版时,谦虚的恩格斯却说“只是遵照马克思的意愿做了非常细微的修改,总共还不到十页,这一切都应归功与马克思,”因此,《资本论》上只留着马克思的名字。其实,为了完成亡友的嘱托,恩格斯几乎用了整整11年的时间来做这些填补与修改工作。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在世时的无限热爱和死后对马克思的无限敬仰,才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恩格斯,这位有着深情挚爱之心的伟人,在为马克思建立一座庄严宏伟纪念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的镌刻在了人类的历史之上,他们真挚、真诚、真情交往的一生,是对人世间友谊的最好诠释!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友谊,一位诗人曾经这样描绘:“友谊,是一把雨伞下的两个身影,是一张课桌上的两对明眸;是理想土壤中的小花,是宏伟乐章上的两个音符。没有友谊,生命之树就会在时间的涛声中枯萎;心灵之壤就会在季节的变奏里荒芜。”的确如此,但问题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友谊,什么才能称之为友谊,酒肉穿肠过的酒肉朋友能称得上真正的朋友吗?为了利益走到一起,利散友情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友谊算是真正的友谊吗?恐怕这些只能是对友谊的亵渎。真正的友谊,依我看来,必须建立在纯洁而又志同道合的基础上,这样的友谊才能经得起风风雨雨的考验。马克思与恩格斯之所以能够结下深厚的友谊,正源于此。马克思的一生,曾经有过许多朋友,像恩格斯、海涅…….他们的友谊至死不渝;也有像鲍威尔、卢格等,从曾经的朋友,变成了批判的政敌,根源在于他们放弃了他们曾经像马克思一样的崇高理想与追求。“道不同,不相为谋”,“吾爱我师,但吾更爱真理”,这些正是马克思一生生动的写照。正因为此,马克思一生树敌无数——资产者、专制者、保守者…….但马克思丝毫不在乎,只要为了心中那崇高的理想,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更何况还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友谊。但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可能有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言由心生,我们之所以对马克思由衷的敬仰,这并不仅仅在于他所创造的科学理论本身,更在于他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中所闪耀着的人格魅力,他启迪着我们的思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涤荡着我们的灵魂!

  马克思从未走远,他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你我心间!

  作者:河南师范大学 李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