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大众话题 2019年

第一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时间:2019-05-10   来源:大豫讲坛

  一个时代的画卷,底色是人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先导在理论。党的创新理论不仅是党内独唱,更应该是人民合颂;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更要“飞入寻常百姓家”,以理论自觉引领思想先进,以理论思维寻找问题破解之道,以理论力量汇聚持续发展动力。

  一、架起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

  理论指引前行,人民创造历史。理论的实践伟力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思想宣传需要在党的创新理论推介上下更大功夫,架好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将党的创新理论挥洒华夏大地、播种人民心间,实现理论与群众的“二合一”。

  1.人民创造历史

  人民是历史过程的积极主体,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他们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不但是革命的根本力量,更是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2.旗帜引领方向

  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思想就是“闪电”,就是旗帜,引导人民“雷鸣”。举旗帜就是要为人民创造历史指明正确的方向,使人民始终沿着历史昭示的人间正道高歌前行。

  3.理论掌握群众

  伟大的时代离不开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人民需要伟大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产生正确的历史活动,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而理论只有被群众理解、掌握,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二、激发理论与群众的互动共鸣

  共同话题的存在,是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必要前提。理论要紧扣群众的现实需求,找准与群众的契合点,使理论与群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共振。

  1.探寻契合之道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因此,一定要秉持理论与人民利益高度契合之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理念。

  2.把脉群众诉求

  理论说什么、解决什么,要看群众想什么、要什么。理论不能站在群众所思所想所要之外“自说自话”,理论宣传一定要摸清老百姓的“心思”,做到百步穿杨、箭不虚发、对症下药、雪中送炭,这样的理论老百姓必定欢迎。

  3.推进理论创新

  理论终究是发展着的理论。老百姓的需求具有层次性、动态性,它决定了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地发生转移,这意味着理论要想受到百姓经常性的欢迎,要想“叫得响”,就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三、敲开百姓的思想之“门”

  话语因思想而拥有灵魂,因传播而获得持久生命力。要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在本体层面、基本原理上要有为民的真谛,还需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的创新,给理论插上腾飞的翅膀,让理论敲开百姓的思想之“门”。

  1. 创新话语方式

  理论宣传者要努力创新话语表达方式,练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本领,善于运用“形而下”的手法来表达“形而上”的道理,学会把官方文件语言、学术深奥理论用清新活泼、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甚至乡音乡语、方言土语、网言网语表达出来,学会把抽象的概念、高深的智慧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

  2.拓展传播渠道

  一个完整的理论创新工程,不仅包含创新话语表达,而且离不开传播手段的拓展。特别是在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技术等移动工具的相互融合,已经十分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大大改变了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过去被证明有效的做法,现在未必管用。

  3.延伸覆盖范围

  群众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通过设立分级讲堂构架,优化多种活动载体,提供多种学习方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全面覆盖的大宣讲格局,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让理论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本文摘自《2019年大众热点话题》

  撰稿: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姚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