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大众话题 2019年

第三讲:绘就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时间:2019-05-24   来源:大豫讲坛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计。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启示

  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地球承载支持工业文明继续发展的能力变弱,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1. 农耕时代的“黄色文明”

  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大体上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人类已从自然生态系统直接的食物网链的制约关系中解放出来,开始构建人工自然环境。但在历史发展的某个时期,一些地方采用粗放型的经营方式,逐渐破坏了局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条件,甚至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灾难,教训深刻。

640

  2.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

  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了惨痛教训。

640

  3.生态时代的“绿色文明”

  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以及“能源危机”的冲击,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开始重新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人类家园不堪重负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由于环境污染,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

  1.能源资源的匮乏

  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双增”态势。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

  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较丰,人均较低,分布不均,开发较难。能源储备总量位于世界前列,但人均能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且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640

  2.环境质量的恶化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发强度也不断加大,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为粗放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些因素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40

  3.生态系统的退化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破坏,使生态系统的退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我国占其中九类,但这些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中。处于退化状态的生态系统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45 %以上,目前仍继续处于恶化状态,退化生态系统的现实异常严峻。

  三、让蓝天白云成为底色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640

  1.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两者之间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640

  2.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640

  3.打好全民参与的“人民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过程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是生态治理中的群众路线,是克“污”制胜的重要法宝,必将为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提供坚强力量。

  本文摘自《2019年大众热点话题》

  撰稿:郑大一附院 赵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