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宣讲文稿

青年习近平如何守初心担使命勇作为

时间:2019-08-15   来源:大豫讲坛

640

  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党,也是有百年辉煌历史和业绩的老党,面临着带领近14亿中国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历史使命。在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今天,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

  如何永远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如何实现长期执政?

  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谆谆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40 (1)

  在近期如火如荼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本是《梁家河》,我被青年习近平在那样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事迹,感动至深。

640 (2)

  1969年,年仅15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从首都北京来到黄土高原的梁家河,生活环境和条件差异之大,那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总结说,他到梁家河那是过了“五关”的,其中最难受的是“跳蚤关”,习近平是过敏体质,一旦被跳蚤咬了,就会鼓起大红包,奇痒难忍,抓破了就流血流脓,又奇疼难耐,经常疼痒交织,非常痛苦。回顾这段历史,习近平说他当时真是“痛不欲生啊”!可见所受折磨的程度之深。这同时,还有吃不饱饭、强体力劳动等关口的考验,但是青年习近平在这“五关”面前,没有颓废,没有退缩,相反,他朝思暮想的却是如何才能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能够过上吃饱穿暖,甚至有肉吃的幸福生活。为此,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在他当选村支书之后,带领群众做了五件大事。

  第一是带头修建了4座淤地坝。当年的梁家河,冬春季节大部分人是要外出要饭的,为了解决群众粮食不够吃的问题,增加优质耕地,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情况下,他硬是用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带领群众修建起4座淤地坝,基本解决了群众的吃粮问题。

  第二是修建沼气池。当地群众缺煤少柴的问题非常突出,解决这个问题,他想要在村里建沼气池。但是不懂技术,他就自费赴四川学习;在当地,建沼气池没有石头,也没有钱买砖头,他带头到烂泥滩去挖;没有沙子,他带头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掏,一天两趟往村里背,把肩膀和后背磨得脱皮也不肯休息半天;没有石灰,就找来石灰石,自己烧。这种种的难题,他都一件一件的克服,最终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座沼气池,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烧柴的负担。

  第三是带头挖甜水井。群众说,在挖井的日子里,习近平总是带头跳下去,他的头发、脸蛋和身上的棉袄天天都沾满稀泥。

  第四是为村民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五是买来菜籽,教会村民种蔬菜,使群众能够在夏秋季节吃上新鲜的蔬菜。

  从筚路蓝缕为一个村庄的群众谋幸福,到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50年来,习近平始终持守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以“无我”的境界,旷世的担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勠力奋斗,他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