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第一议题

以全球视野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时间:2019-12-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艳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果仅仅囿于国内视野,就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脱离经济全球化的宏大叙事,而变成一种自身的逻辑演绎。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只有在全球视野中才能得到科学考量和深度揭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首先离不开对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学理探究。从学理上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的逻辑要点在于: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背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受经济全球化规律支配的必然王国走向认识经济全球化规律和能动地把握经济全球化规律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孕育、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种新文明样态,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最深层意蕴。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进、理论上的发展和创新、制度上的建构和完善,归根结底取决于对经济全球化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的认知水平和解决经济全球化时代重大历史课题的能力。在全球视野下来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可以看出,道路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球视域下的正确性把握,理论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球视域下的真理性肯定,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历史中的正义性认同,文化自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回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立在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互动关系的历史省察之中。从全球视野看,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果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是中国被迫加入全球进程的历史,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为主动、全面、深入地融入这一进程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语境,我国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系列外交布局,更深度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我们融入而不“融化”,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主航道上插上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航标,使之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社会主义因素,有助于为经济全球化增加公平、和谐、正义的因素。其全球意义在于,既保持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精髓,又保持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全球视野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特性。这两方面的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立在对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当代境遇的清醒认识之中。当今时代,既有经济全球化之“争”,也有反全球化之“鸣”,还有“逆”全球化思潮汹涌,是全球化、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的多重变奏。在这一新全球化语境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提供新契机;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新挑战是复杂的、多维的、具体的,突出地表现在:全球政治转向与国家间利益极化构成潜在威胁,世界多元文化影响与大众文化的侵蚀带来巨大冲击,“世界主义”的复兴和民主跨界提出新挑战,全球风险社会到来使中国面临现代性新风险,经济全球化趋同意识使国家身份认同遭遇新困境,等等。面对挑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临战退缩,消极应付,这时候挑战就转换成危险;一种是及时回应,大胆迎接挑战,这时候挑战就转换成历史的机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当然是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挑战—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发展方式,回应挑战将成为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新契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建立在新全球化语境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路径之中。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直面“遭遇”新全球化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浓郁的“问题”意识,把思考问题的视野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所提出的最迫切问题上,紧密追踪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注重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及时、有效回应,注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机制的建构;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决、理论自觉和制度自尊与中国自信统一起来,努力寻找提升中国自信的逻辑理路,全力破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不足、缺乏中国自信话语体系、深受“崛起中的烦恼”缠绕等一系列瓶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高度自信。

  在全球视野中考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对解决中国“自信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启示,这有助于克服缠绕中国已久的“崛起中的烦恼”,并在此过程中审慎地把握中国自身的世界角色,重塑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国气度”。

  (本文系教育部当代社会主义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研究专项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