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宣讲文稿

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为“中国之治”提供深厚支撑

时间:2019-01-13   来源:大豫讲坛

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推进“中国之治”的重大意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国之治”提供深厚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这也是“中国之治”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之治”的血脉和灵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先进文化,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在“中国之治”中发挥了强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是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最科学、最先进、最革命的理论,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产生形成的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根本的标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文化观、时代观、世界历史观、人类文明观等关于文化的根本观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二是实践渊源的先进性。一种社会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最根本的是看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被世人称为“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奇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社会主义发展进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是固有本质的独创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种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立足当代中国国情,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形态,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不仅具有当代意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不仅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而且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精神力量得到极大凝聚,这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

  四是自身功能的引领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和传承弘扬,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在具体实践中规范、约束和激励人们的作为,成为推动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历史实践证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和支撑。

   二、解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之治”提供深厚支撑的密码所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结出的丰硕果实,为“中国之治”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深厚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历史的必然性。

  一是根本所在——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繁荣发展、发挥作用,根本的就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回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我们党都适时提出具有纲领性前瞻性的文化战略、基本方针,有力领导、指导、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党根据中国国情确立的文化原则和方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以及在当代的发展,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可以说,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制度与政策的显著优势。

  二是源泉所在——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在方向导向上规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人民性本质和特征,始终从人民立场出发、站在人民立场上思考和谋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二为”方向,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欢迎不欢迎,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为价值取向,为人民创作、生产和传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穿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三是动力所在——守正创新。创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生命线和不竭动力。我们党在创造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始终保持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变化的新特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守正创新中开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传承什么、怎样传承、谁来传承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实践表明,对创新的高度关注和大力倡导,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

  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之治”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

  一是坚持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须臾不可动摇的根本基石,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贯穿落实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

  二是坚守方向不偏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永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坚定立场不偏离。要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贯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把文化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创作生产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坚定自信不迷失。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看待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历史,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生命力,切实增强坚定文化自信的情感基础和思想自觉,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同时,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在融入世界中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特色,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国之治”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作者:李德全,河南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 。文章转自中国文明网要闻,欢迎转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