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这是你不知道的河南 解开大地丰收的密码

时间:2020-06-12   来源: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通讯员 郭治鹏

  找到黄淮麦区小麦产量相关性状优良基因型分布规律,通过基因聚合创制优异种质资源;找到调控小麦品质的重要基因,让小麦不仅高产,还要更加适应高筋、中筋、低筋、发酵、抗病、抗旱、抗倒等不同要求;找到调控玉米叶夹角大小的分子机制,这样就可以合理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同样的地块可以种植更多的玉米;找到调控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的关键因素,使玉米可以更快地灌浆、更快地脱水,为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前提条件……

  6月10日,走进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处可见的是一个个为了解开这些大地丰收“密码”而忙碌的科技工作者。

  孕育大地丰收的“硬核”力量

  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这个实验室责任重大。

  “围绕实现小麦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我们开展了小麦玉米产量、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等重大、关键共性科学问题的研究。简而言之,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让小麦玉米高产、优质并可持续发展的‘密码’!”实验室主任汤继华用一句话概括了实验室的主要工作。

  “我们想吃优质馒头和面条就得培育中强筋小麦,想吃点心就得培育弱筋小麦,想吃面包就得培育强筋小麦,想酿酒就得培育适合发酵的中弱筋小麦。我们这里就好像调控小麦品质的‘魔术师’,用科学的钥匙打开作物生长的‘门锁’。”陈锋教授是实验室的青年英才,也是研究小麦品质调控的专家。

  仅最近几年,实验室就先后审定小麦和玉米新品种26个,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8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8项,多次创造全国乃至世界高产纪录,推广的新品种面积以“亿亩”来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以“十亿”来计算,而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算……这个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彰显了实验室在推动粮食生产中的“硬核”力量。

  造就大地丰收的“解码”人才

  探寻小麦玉米生产的奥秘、找到大地丰收的“秘钥”,首要在人才。实验室如今的成就,正是一代代“解码人”传承不息、接续奋斗结出的硕果。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我们就开展了小麦玉米‘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协同攻关研究,为河南从逃荒要饭到吃上大米白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进一步突出特色,瞄准制约小麦玉米生产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为河南粮食连年连续突破1000亿斤、1200亿斤、1300亿斤大关作出了贡献。让农民挑上‘金扁担’,是我们不可推卸、理所当然的责任和使命。”汤继华说。

  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的试验田内,从“豫农901”到“豫农916”17个小麦新品种一字排开,蔚为壮观。“这个品种高抗赤霉病、这个是优质的强筋小麦品种、这个最合适用来酿酒……”介绍起自己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实验室的殷贵鸿教授数如家珍。他带领科研团队经过数以千次的研究改进,使小麦育种周期从原来的8年-10年,缩短到1年。他常说要与小麦“对话”,把小麦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女儿的小名就叫“麦穗儿”。正是一个个如殷贵鸿般痴迷“解码”的人才,实验室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小麦玉米产业的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如今,实验室的“后浪”正在快速成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和领域内勤奋耕耘,为小麦玉米研究带来了新时代的力量。这里先后走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0名,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厚植大地丰收的“田土”情怀

  “农业科研周期长、强度大、实践性,必须把实验室‘搬进’田间地头。我们实验室的专家学者真正是一年到头离不开庄稼地。”说起科研工作的艰辛,汤继华深有感触。

  “农业专家身上没有土,脚上没有泥,那就不是真专家。”实验室的带头人之一、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查苗情、查灾情、查病虫草情,实地观察高产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田间地头就是郭天财教授的实验室。有学生专门做过一个统计,郭天财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有180多天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在中原大地广大农村,许多农民都知道郭天财的电话号码。“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小麦’!”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流传,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郭小麦”。

  “要想培育出一个良种,通常需经上万个组合、上千次试验,而且都要在田间进行。选定一个优良玉米品种,从设计、选育、繁育到区域推广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春播、夏播玉米生长季节,是一年中最为酷热的时候。玉米植株高大,密不透风,宽大的叶片会把手、脖子甚至脸划得都是血口子;玉米开花时会散出大量花粉,花粉落到满是汗水、满是血口子的脖子、手、脸上,又有火辣辣的太阳烤着,那种滋味真是无法形容。”实验室的李玉玲教授被视为中原地区玉米育种“女一号”。尽管工作艰辛异常,但她甘之如饴,从事育种工作近40年来,培育的玉米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1亿多亩,增产100多亿公斤。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又是一个丰收季,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更加忙碌。一个季节的结束,就是另一个季节的开始。收完小麦,又进入到夏玉米播种的环节。夜晚的实验室灯火通明,在为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