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黄河安澜 千秋大计

时间:2020-09-07   来源:河南商报

  站在郑州花园口附近远眺,雄浑壮丽的黄河风光一览无余

  河南商报记者邓万里/摄

  【编者按】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并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一年时间即将过去,河南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全面消除省辖市建成区黑臭水体;谋划实施引黄灌溉及调蓄、沿黄生态廊道、河道和滩区安全综合提升、重要支流治理等重大项目;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近一周年之际,河南商报开设“践行嘱托争出彩”栏目,重温总书记考察之路,聆听发展脉动,感受发展巨变,记录我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河南实践、河南答卷。

  对话人: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孙科

  【照进现实】

  河南建立2020~2025年项目库,要投资4.7万亿元

  去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河南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开启了中原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

  如今,河南多举措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比如,河南正在全面推行的“河长+检察长”制,覆盖黄河、长江、淮河、海河流域河南段所有河湖。2019年以来,河南省水利厅先后向监察机关移交问题线索266个,基本整改销号,河湖环境明显改善。

  除了司法保驾护航,从去年10月份开始,河南省水利厅组成多个调研组先后赴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多家单位调研,召开了14个省辖市水利局局长参加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成“1+2+7+1”研究成果,明确了战略定位、总体布局、基本思路。

  河南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拿出了真金白银,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人士介绍,他们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在项目谋划方面,建立了2020~2025年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谋划了十大领域的1041个项目,总投资4.7万亿元。梳理筛选了501个今年能够启动实施的重大项目,形成总投资1.48万亿元的重大项目清单。

  在文旅方面,黄河博物馆优化升级、黄河国家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及第一批“黄河文化与治黄工程融合示范点”建设工作已经启动。

  另一方面,黄河黄金文化旅游带正在规划建设,将建设三大文化旅游片区(黄河小浪底片区、郑州花园口片区、开封东坝头片区),构建三大文化旅游协作区,主要包括豫晋陕协作区、冀鲁豫协作区和豫皖苏协作区。

  【商报记者说】

  从风沙漫天到绿意盎然,黄河在河南变了模样

  伴着8月的微风,站在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远眺,雄浑壮丽的大河风光一览无余,滔滔黄河挟一川豪情、裹两岸清风,去路千里缓缓入海,让人心旷神怡。

  不少河南人都对黄河有着独特的感情。几个月前的一次采访中,我结识了在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原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工作了17年的李炜珂。

  李炜珂告诉我,她工作的地方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点,也是黄土高原终点、地上“悬河”起点。这十几年下来,她最大的感受就是黄河变得更加安全了,“以前大家都说黄河灾害多,主要就是因为黄河泥沙的淤积,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每次调水调沙时就能很明显地看到水变浑浊了,大量泥沙都被直接冲走了。现在,河床变低了,周边居民的生活更安全了。”

  一些老职工给李炜珂讲述的生态故事,也让李炜珂感触很深。

  “景区在诞生之初,就承担了很重要的生态责任,有老职工跟我说,他们当年上班,风沙大的时候,走进办公室,水泥地上能留下一串脚印。”李炜珂说,为了给树浇水,当时的职工修蓄水池用的水泥、红砖、大沙、钢筋都是一担一担挑到土山上去的。

  时至今日,再来到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风沙漫天的黄土地。如今,景区经过更有成效的建设,九成以上土地被林木覆盖。绿色成了这里的“底色”,“锁住”了邙岭风沙源。

  【史海钩沉】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解析】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创了治黄事业新篇章,创造了黄河岁岁安澜的历史成绩,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