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宣讲在线 大众话题 2020年

第十六讲 垃圾分类引领文明新时尚

时间:2020-09-14   来源:2020大众热点话题

  近年,“垃圾分类”突然成了热词。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截至2019年11月,全国有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中国各地逐步进入垃圾分类新时代。垃圾分类不是小事,不是易事,更不是哪一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为绿色发展作贡献。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一场推动垃圾分类转变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一、垃圾分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前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养成绿色生活习惯,并将这种“素养”转化为行动,垃圾分类由“盆景”变成“园林”,进而汇成“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带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为紧张的土地资源“松松绑”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到201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了22801.8万吨。每人每天在不知不觉中能产生1.2公斤垃圾,按照如此速度,郑州市一天就能产出垃圾1.32万吨。而另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80多万亩,全国600多座城市,除县城外,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怪圈,1/4的城市无地可埋。

  填埋垃圾虽然有着简单方便的处理优势,但需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如不加以改善,最终会陷入垃圾围城的窘境。一个苹果核降解时间需要2周,一件塑料制品降解时间需要1000年,一只玻璃瓶降解时间需要200万年。然而国家的土地资源是固定的,填埋场都属于不可复场所,如果将土地资源变成垃圾的处理地,就相当于慢性自杀,未来进行土地修复的费用就会非常昂贵。

  根据《“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目标要求:到2020年年底,具备条件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建制镇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以河南省为例,2017年垃圾填埋处理场就有40座,实现“零填埋”无疑能极大地节约土地资源。

  2.给污染的地球大气“洗洗肺”

  生活垃圾焚烧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能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垃圾焚烧厂数量从2005年的67座增长到2017年的286座,焚烧垃圾处理量由2005年的791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8463.3万吨。焚烧垃圾厂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有害气体排放,带来新的环保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对各种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虽然减少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垃圾从收集到最终焚烧,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如渗滤液、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如果垃圾不充分燃烧,还会产生致命的二英。二英为一级致癌物质,且具有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在人体内降解缓慢,一般低于800℃的垃圾焚烧会产生较多二英。

  垃圾分类有助于提升垃圾焚烧热值,我国湿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比高,垃圾分类可以有效降低生活垃圾整体含水率。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高含水率主要是由厨余垃圾未分选造成的,通过垃圾分类将湿垃圾分离,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生活垃圾整体含水率。垃圾分类有助于从源头控制二英的释放,从源头上分选出氯元素及重金属等反应催化剂,再辅以焚烧过程中的精确温度控制,可以控制有害气体的释放,从而有效起到净化大气的效果。

  3.让丢弃的可用垃圾“回回炉”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垃圾的产生源于人们没有利用好资源,将自己不用的资源当成垃圾抛弃,这种废弃资源的方式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损失是不可估计的,垃圾一旦通过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处理,想要重新利用是极为困难的。在垃圾处理之前,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将垃圾变废为宝。1吨废玻璃回炉可生产2万个500克装的酒瓶;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纸;废电池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电池可提取稀有金属、锌、铜和二氧化锰;发泡塑料可以再造塑料,三个废餐盒就可以做一把学生用尺。

  深圳是我国较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城市,创造了不少“高招”。道路绿化垃圾在绿化树枝粉碎场粉碎后可以沤肥再利用,或送到生物电厂作为燃料。对损害生态环境的有害垃圾,全市设置了2.4万个废电池回收箱、1.2万个废灯管回收箱,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分类收运、无害化处理。2018年深圳回收了72吨电池、135吨灯管。垃圾分类不但有效节约了资源,而且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排放量,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最直接有效的抓手。

  二、垃圾分类“路漫漫其修远兮”

  截至2019年11月,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3.9%。随着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形成刚性约束将成为趋势。但从目前已经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来看,在居民参与、配套法规、执法监管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1.居民参与意愿低

  当前,我国部分垃圾分类先行城市已经基本具备了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前端居民分类投放参与率低、准确性差已经成为制约后端分类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发挥效益的主要问题。影响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对垃圾分类的认识问题是一条重要原因。即使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不断宣传、教育和引导,大部分居民可能也不会具备垃圾完全分类的知识。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要人们停下来花时间将垃圾认真分好类别再投放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垃圾分类情况往往更加复杂,比如一杯剩余的珍珠奶茶要如何分类、一份没吃完的外卖要如何处理。一旦面临这种情况,人们很可能因为不知该如何分类而随意丢弃。

  只有真正将居民的源头分类投放责任落到实处,让更多居民在亲力亲为参与垃圾分类中,将分类的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居民文明水平,才能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

  2.配套法律法规少

  垃圾的属性不同,回收利用方式也不一样,所以需要加强配套法律、法规的建设,并对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和规范。截至2019年11月,全国有30个城市已经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但配套法律和法律研究还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垃圾分类起步较晚,相应的立法体系也不够健全,存在立法过于原则性、法律责任不够明确、缺乏综合性法律和配套法律法规等不足。

  垃圾的分类处理因为涉及公共利益,单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必须要有法律的强制介入。构建并完善我国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体系,不仅必须明确垃圾分类的相关主体在分类中的具体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应的法律制裁。目前,国际上垃圾分类四个环节都有相对成熟的技术,阻碍我国垃圾分类实现的因素中管理挑战大于技术挑战。垃圾分类的系统运行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资源和力量,必须依靠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保障垃圾分类的实施,并且持续坚持,直到形成规范的制度约束和道德自觉,将垃圾分类内化为居民的生活习惯。

  3.执法监管跟进慢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垃圾分类推行不错的一些国家,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从严执法。为了有效监管垃圾分类,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巡视队,不定期进行巡查,此外,社区各处还装有摄像头,监控着各个角落,乱扔垃圾必受处罚,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行政执法和监管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的关键一环,当前虽然政府部门在执法监管方面作出很大努力,但因监管乏力而导致制度难以“落地”的情形仍然不少。在实践中,诸如如何监督,谁来检查分类是否正确,惩罚有关管理者还是投放人等问题尚未详细规范,可能会导致相关法规无法落实。如果后续执法监管没有跟上,还是会出现“你出你的规定,我扔我的垃圾”的尴尬局面。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在垃圾分类执法过程中处罚方式和处罚力度方面难免会出现标准不一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逆反情绪,从而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整体效果。垃圾处理机构在中转、填埋等多个环节存在垃圾分类不清问题,特别是清运环节,垃圾车时常混装混运,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垃圾分类的效用。

  三、垃圾分类重在聚力而行

  垃圾分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人们只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意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才能够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从自身出发,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1.多方着力破解居民意愿低行动缓的难题

  解决公众垃圾分类参与度不高、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需要切实改进引导和鼓励的方法,下绣花功夫,做贴心服务。首先,制定统一的垃圾分类和投放方法,完善收集处理流程,并通过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必须降低分类投放难度,让垃圾分类简单易行。其次,推出多种可供选择、方便参与的鼓励办法。比如,在超市、大卖场建立玻璃瓶等包装物、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将回收物折算成货款,居民可以在购物的同时顺路完成废弃物分类投放。再次,加强宣传,让居民了解当前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明白垃圾分类的好处,从而知晓自己作出的环保贡献,使之产生参与建设清洁文明城市的成就感、荣誉感。同时,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活动,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从而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2.全程用力把握垃圾全生命周期的难点

  垃圾分类贯穿垃圾全生命周期,不仅仅限于源头,还包括过程和末端,而且每个环节难点都不一样,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将破坏居民生活环境,甚至带来灾难性影响。

  提高垃圾前端分类水平。配备数量足够、质量合格、不同大类垃圾的专门收集桶,严禁混装不同种类垃圾。统一标准,除颜色外,垃圾桶大小规格也需统一,以利于专用垃圾车自动或半自动高效收运。提高垃圾中端运输效率。加强市政环卫、街道、社区、物业之间协同和衔接,明确责任人,以保障整个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系统高效和高质量运行。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或个人参与垃圾运输。改造或新增垃圾周转站、垃圾房并设置不同垃圾池,对不同种类的垃圾分别独立压缩,以提升垃圾收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需要。提高垃圾后端处理能力。将原有垃圾分类作更加合理的细分,以有利于垃圾桶的科学设置及后端垃圾处置。提高对不同种类垃圾处理能力,坚持以“焚烧+残渣填埋”为主、有机垃圾适度综合利用的垃圾处理方式,对不同种类垃圾采取不同处理方式,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能力。

  3.重点发力攻克从处理向治理转变的难关

  垃圾分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于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营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垃圾分类看似只是一个生态问题,其实是一个全社会性的治理问题。垃圾分类工作涉及面广,只有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团体支持、个人积极参与的良好社会治理格局,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首先,政府主导增加垃圾分类的资金支持与人力投入,完善法律体系,强化督察与问责。其次,引入市场力量建立市场化的垃圾分类与回收体系。把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环节交由企业市场化运行,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作用,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参与度。再次,多种渠道宣传,发动社会团体与居民参与,鼓励社会公益组织参与,以社区城管服务员、卫生协管员为基础,建立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现场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是我们必须承担好、履行好的一项历史责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蓝、地绿、水清是国家环境新常态。全社会行动起来,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垃圾分类这样的身边小事做起,建设更加绿色、更加健康的美丽中国,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