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牢牢把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时间:2021-01-18   来源:河南日报

  许昌学院 闫纪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舆论场的话语权,是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建构的政治担当。要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发展规律,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话语权,牢固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培根铸魂: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在引导,牢牢把握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因为领导权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

  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既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全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作出的科学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如何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指导思想是“总开关”,是管方向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一个国家出不出问题,关键看指导思想出不出问题。上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告诉我们,西方反动势力和平演变的核心就是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就是宣传和鼓吹自由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欲乱其国家,先乱其思想。”苏东剧变的教训是深刻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途径。

  守正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建构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其话语系统的前置性和预设性,人云亦云是没有话语权可言的,拾人牙慧的话语权更无从谈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之所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变革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19世纪中叶之后的欧洲走向和全球的发展趋势,原因就在于其理论话题设置的超前性和科学性,因此马克思本人被西方媒体称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就不难理解了。

  当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冲击时出现的失语、失声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话语议题设置滞后、陈旧和僵化。因此,科学设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议题是当务之急。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今社会的急速变化,紧跟时代潮流而又能引领社会潮流,用科学、鲜活的话语议题解读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和引领潮流的敏锐眼光,而这正来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和对现实世界发展规律和本质的科学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立言立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导向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话语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拥有话语权的话语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具有鲜明话语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是科学、正确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从产生那天起,就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和敌对理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真理是不怕辩论的,真理越辩越明,真理就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彰显伟大光芒的。

  面对多元化的话语语境,我们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用真理的语言真诚告白,用无可争辩的事实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就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就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调音扩声:做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传播

  把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活起来、热起来,既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向世界自我呈现的必然,也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应当担负的责任。在对外宣传报道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争取话语权,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以“世界因我而变得更加美丽”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到全球化的大潮之中,以“舍我其谁”的巨大勇气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中国理论的魅力。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这不仅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面子”问题,还关系到全球规则制定、维护中国利益的“里子”问题。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近代以前长期引领世界潮流和走向,近代以来我们落后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逐渐丧失。“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话语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逐步参与全球治理。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对外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我们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但也不断遭遇西方“话语霸权”。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国话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构想,并指出中国梦是世界梦、人类梦,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掷地有声、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