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大文章)茶韵悠然飘中原

时间:2021-03-24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李筱晗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子耀

  “信阳毛尖开采了!”

  阳春三月,清风送爽,3月22日,2021年信阳毛尖春茶开采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关注。

  享誉海内外的信阳毛尖茶,始于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扬于今,在大别长淮的历史光影中浸润了2000多年。

  信阳毛尖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了产业规模和品牌效应。截至2020年年底,信阳市茶园面积达到215.3万亩,茶叶年产量7.5万吨,年产值130亿元,信阳毛尖品牌价值达到68.86亿元,茶产业带动了全市10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预计今年信阳毛尖春茶产量4万吨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信阳市副市长胡亚才说。

  茶旅融合富民时

  3月23日,顺着百里茶廊,拐了几个弯,绿色就在眼前弥漫,一棵棵茶树排列整齐,仿佛绿色的精灵。

  临近第29届茶文化节,位于浉河区浉河港镇的3A级景区——文新茶村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

  “茶山,是属于信阳的仪态韶华。”信阳文新毛尖集团的员工聂晓梅和小姐妹们提溜着竹篮,哼着茶歌,一边采下鲜嫩的绿叶,一边向身边的游客介绍着采茶的相关知识。

  “我们是专程从郑州赶来的,快看,这都是我采的茶。”捧着刚刚采下的嫩叶,游客李女士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的菜好吃,睡得也好,最重要的是茶香,为了这满山碧绿,我要多拍几张照片发朋友圈。”

  农家乐也热闹了起来。“游客们上午采摘茶叶,中午就在我家吃饭,北京、焦作、郑州……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最多一天我家可以接待100多人,每年能挣十多万元呢。”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胡九云开心地说。

  近年来,信阳市依托南湾湖、鸡公山等著名风景区,以百里茶廊为主线,沿路建设了十大茶坊,还建了72家茶叶标准化加工厂,并改造了近两百户沿路民居,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茶乡风景道路。来自海内外的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到采茶、炒茶的乐趣,还能吃住在这里,更好地领略“中国毛尖之都”的无穷魅力。

  智慧生产保优良

  3月23日,文新茶村的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一排排设备整齐摆放,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抓紧进行最后的调试,为几天后的春茶节做准备。

  “春茶节的开始,就意味着信阳毛尖要正式开采了。”员工杨前霞说,“我们分为现代化炒茶和传统手工制茶,根据信阳毛尖的特点和传统制作工艺,将信阳毛尖加工工艺流程确定为鲜叶、筛分、摊放、生锅、熟锅、一次炭烘等。”

  “我们以科技为支撑,以文新茶村为项目实施主体,全面建设智慧茶园,通过鲜叶毛茶交易中心、茶园天空地智慧指挥系统、茶叶分级定量智能系统、茶工艺智能系统等版板块的工作,形成可追溯化的智慧茶园发展模式,确保各个产品合格优良。”全国人大代表、信阳文新毛尖集团董事长刘文新说。

  三产融合茶叶香

  光有春茶还不够,信阳充分利用夏秋季鲜叶资源,开发生产信阳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花茶、茶糕点等多品类茶产品。

  “这里还有茶香酥,老人、孩子都特别喜欢吃。”茶山上,正在品茶的游客刘先生指了指面前的糕点,笑着说道,“没想到不光茶好喝,茶点也很好吃。”

  “我们接下来要将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推进器,把茶园变公园、把茶区变景区、把茶山变金山,在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刘文新说。

  去年,信阳市夏秋茶产量近4万吨,产值近35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半个月前,满载着1600吨的信阳绿茶专列从信阳火车站出发,驶向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继今年1月18日首班中欧班列(郑州)信阳绿茶专列开启之后,信阳绿茶专列再次沿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市场。今年4月,第三列信阳绿茶专列将继续发往乌兹别克斯坦,预计今年信阳绿茶出口量达两万吨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做好茶文章,持续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使茶产业成为助推信阳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胡亚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