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学习正当时 理论热点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时间:2021-09-30   来源:河南日报

  9月29日,宁陵县逻岗镇初级中学组织党员教师和青年团员来到该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祭奠英烈活动。闫占廷 摄

  编者按

  如果烈士的遗物会说话,它们会述说怎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近四位英烈的家人和战友,倾听他们讲述英雄遗物的故事,拨开时间迷雾、战场硝烟,睹遗物、忆先烈、追往昔,感受红色传承,见证烈士初心。

  带走了砚台他再没能回家

  董天知生前使用的砚台。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海涛 徐东坡

  9月29日,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厅里,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和一方缺了角的砚台,静静地躺在展柜里。

  这里是八路军优秀指挥员、山西牺盟会和新军的重要领导人董天知的故居,大衣和砚台是他的两件遗物。

  董天知生于1911年,早年受党的著名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的影响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青团,任共青团北平市委组织干事兼儿童局书记,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9月,董天知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山西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参与领导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组建山西新军的工作。

  董天知的侄子董广华告诉记者,考虑到冬天寒冷,家人买了这件呢子大衣送给了董天知。“七七”事变后,董天知离家8年后第一次回家,也是最后一次回家。离家时,他带走了一方自己一直使用的砚台。

  “他字写得很漂亮,口才也好。”董广华说。

  在故居展厅内,有几封书信影印件,字迹行云流水,遒劲自然。

  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26岁的董天知任决死三纵政治主任,后于1940年任八路军129师决死三纵政治委员。当年8月,他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山西潞城王郭庄村遭敌包围,在与日寇血战中壮烈殉国,年仅29岁。

  一枚子弹映英魂

  从周映渠遗骨中发现的子弹。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东坡

  “琪华贤妻:我三五天内就走,去受训,我的袜子鞋子希备好,我回来拿……”在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封家书的复印件和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它们的主人是信阳籍革命烈士周映渠。

  这是一封匆匆写就的家书。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决定成立信应罗礼指挥部,周映渠任指挥长,后指挥部又被并入第五师第二军分区。因事务繁忙,周映渠无暇回家,便于深夜匆忙写了这封信,托人送给妻子张琪华。

  周映渠生于1908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七七”事变后,周映渠用全部家产购买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群众抗日自卫队。1941年,他当选信南县委书记,1942年又任信应罗礼指挥部指挥长。

  周映渠的儿子周继强在回忆录里说:“父亲自投身抗日,虽战斗在家乡,但经常过家门而不入。他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母亲和我们共同的感受。”

  全面内战爆发后,周映渠受命率部突围前,把孩子们安置在老乡家,对妻子说:“突围中我随时可能牺牲。但你们一定要坚信,革命总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谁知这竟真的成了永别。1947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特务包围,不幸牺牲。

  1961年,山阳县委县政府为周映渠重新建墓立碑时,在他的腿骨上发现了绑着的子弹带和十余枚锈迹斑斑的子弹,这曾沾满鲜血的子弹,诠释着周映渠光荣的一生。

  用生命践行使命的“蓝盔勇士”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晓荷 通讯员 刘宸源

  一件迷彩防弹衣、一顶蓝色头盔,静静地躺在第83集团军某旅旅史馆。

  9月29日,烈士纪念日前一天,该旅“杨根思连”四级军士长李代兵又一次来到这里,他望着牺牲战友的遗物,心绪难平:“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防弹衣和头盔的主人,分别是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战士李磊、杨树朋。

  李磊

  杨树朋在炮位上

  时间回到2016年7月10日,南苏丹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在1号难民营外激烈交火。18时39分,中国维和步兵营在该难民营执行警戒封控任务时,一枚火箭弹击中正在4号哨位附近的105号步战车,下士李磊和四级军士长杨树朋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遥远的南苏丹。

  杨树朋当兵15年,是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牺牲前他已经在子弹密集的生死线上连续奋战了十几个小时。在被急救期间,他还用微弱的声音问医生:“其他人伤得怎么样,我的战友还好吗?”

  李磊牺牲前两天刚刚过了22岁的生日。“假如有一天我走了,你们不要想起我,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自己无悔。”这是李磊写在维和日记中的一段话。

  在异国他乡,有许多李磊、杨树朋这样的“蓝盔勇士”,用生命守护着和平,展现着大国军人的血性担当。“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杨根思连”第31任连长仇安说。

  警衔见证父子传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孟令康 刘京山

  9月28日,烈士纪念日临近。周口郸城,送走前来慰问的民警,郭用明烈士的妻子刘连英打开家里的柜子,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储物盒。

  2006年11月3日凌晨,郸城县公安局民警郭用明在抓捕犯罪嫌疑人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年仅41岁。郭用明牺牲后,他警服上的这对警衔便被家人收藏了起来。

  儿子郭景琛少年时曾好奇地问过父亲,“爸爸,你肩头这个‘花’是什么呀?”父亲很认真地告诉他,这叫警衔,是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父亲牺牲后,郭景琛报考了河南警察学院,“看到成千上万的群众在街头为父亲送行,我被震撼了,那一刻,我暗暗发誓,也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郭景琛说。

  2015年4月,郭景琛通过招警考试进入郸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如今,经过警营历练,他肩上的警衔变成了一杠两花,二级警司。

  工作中,郭景琛很拼,千里迢迢异地抓捕、连续多天蹲守是家常便饭。在郭景琛看来,这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向父亲致敬。

  “警衔是我和父亲之间的信物,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更是一份精神的传承,当双肩扛起警衔,就扛起了守护一方的责任。”郭景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