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豫讲坛网 河南实践 出彩河南

以敬畏之心探寻夏文化

时间:2020-10-20   来源:大河网

  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办。洛阳市文物局供图

  10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一年前,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人们可以在这里触摸“最早的中国”。

  一年后,第三届世界古都论坛暨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洛阳举行,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早期文明和古都历史文化保护发展之路。论坛上,夏朝、夏文化、二里头遗址等成了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

  “我们在二里头遗址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考古学成果。它不但标志着中华悠久邈远、绵延不绝的文明发展史核心要质,更加证实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从不中断的特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的发言掷地有声。他直言,此次论坛可以从考古学与历史学综合研究的角度正视听,起到增强夏史信度的作用。

  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61年来,发现了很多重要的遗迹、遗物,它确定的年代、分布范围、性质、规模跟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区域、时代、性质都高度吻合,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的结合证明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城,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共识。

  “随着中国考古学的飞速发展,重建中国古史信度的条件已经大备。”宋镇豪认为,要增强全社会对二里头遗址考古学成果的敬畏之心,从国家层面落实二里头遗址保护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多学科、多部门、同方向、开放式协同创新攻关,“总之,在新时代的学术生态中,对二里头遗址考古学成果的阐释,要守着学术的良知、底线和科学的精神。”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非常认同这一观点。“我们鼓励学术争鸣,但要有科学的态度。经过百年考古,中国考古学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围绕着夏商时期的考古取得了众多重要研究成果,不能因为没有文字材料就认为夏代不存在。我们的史前考古学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可作依据,但是同样可以进行当时的生活、社会组织结构乃至文明程度的研究,这是考古学的看家本领。”王巍表示,一定要坚持二里头遗址属于夏代后期这个共识,更加深入研究夏代、夏王朝的历史,为二里头考古遗址的申遗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走路也好干事情也好,都有一个起点。要研究中华民族、中国文明的起源,也必须得有一个起点和基石。”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李伯谦认为,夏王朝的确定就是探索5000多年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这样一个大课题的基石。

  这个基石既赓续传承仰韶文化,同时又有开启商王朝的重要作用。在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以前,夏朝的历史被称为“传说时代”。如剥洋葱般,李伯谦从殷墟的发掘追溯到商朝后期,再到郑州商城“亳都”的确定成为进一步探讨夏文化的基石……“有了基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追到了巩义的双槐树遗址,我们把它命名为河洛古国的都城遗址。这个阶段根据碳14测定是距今5300年前后,与文献记载的五帝时代、黄帝时代是相对应的,那才是早期中国的开端。”

  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二里头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关于二里头考古学文化的阐释,未来还有许多奥秘需要破解,我们将通过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进一步证实夏朝确实存在,二里头遗址确实是夏王朝的都城,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