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中心组学习 学习服务 经验交流

把牢守正创新“三字诀” 抓好提质增效“三促进”

时间:2021-12-30   来源:《中心组学习动态》第8期

平顶山市委宣传部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守正创新中把牢“三字诀”,在提质增效中抓好“三促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刻骨铭心进头脑,培根铸魂提素能,积极转化开新局。

  一、做好“实”字文章,促进“三项提升”

  坚持创新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增强学习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实”在创新形式上,提升理论学习组织力。紧扣学习内容、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学习计划,聚焦“怎么学”“怎么看” “怎么办”等根本性问题,引导中心组成员下苦功夫、真功夫、硬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求县(处)级以上中心组成员全年研读数量不少于60篇。2020年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举办专题学习研讨班、读书班7次,市委中心组成员结合工作实际研讨发言111人次,提交书面交流材料213份。“实”在创新方式上,提升理论宣讲说服力。面向“绝大多数”,不断加大宣讲力度,提升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指导力度。建立全市宣讲人才库、理论宣讲内容库,组建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组建市县两级“百姓宣讲团”和“红鹰宣讲团”,充分运用“两中心一平台”等载体,形成“菜单式宣讲”“小分队宣讲”“文艺+宣讲”“微视频宣讲”等模式,精心打造的“冰泉梦” “当青春遇到一种精神”等优秀宣讲作品,获2020年全省理论宣讲大赛“文艺类”作品一等奖、“故事类”作品二等奖。2021年度开展理论宣讲7200余场,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宣讲全覆盖。“实”在创新载体上,提升理论学习吸引力。持续延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功能,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整合梳理全市120余处红色资源,设计发布5条“学党史铸信念”红色研学线路,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开展实景教学,全市各地各单位跟进组织实景教学活动210余场、11万党员干部参加;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策划举办全市百万中小学生同上“信仰力量  青春誓言”云直播党史课、10万大中专院校学子同上“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思政大课等系列活动;拍摄制作了《红色鹰城》电视专题片、《平顶山党史故事》系列微视频,排演大型党史题材豫剧现代戏《火种》《铮铮铁骨———杨靖宇》等,丰富了红色教育资源;强力推动“学习强国”平顶山学习平台落地上线,打通与全国平台和河南平台的通道。

  二、下足“常”字功夫,促进“三类规范”

  坚持在制度创新和有效衔接上下功夫,将“软任务”变成“硬约束”。“常”在加强领导上,规范组织保障。全市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一把手”审定学习计划、主持中心组学习、提出学习要求、讲党课作辅导、下基层调研,提升带头学的自觉,履行组织推动的责任。市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把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推进节奏、指导检查、学习规定动作关,层层落实学习任务,确保学习有制度安排、有研究部署、有考核落实。不断强化服务保障,编印、配发学习资料,推荐学习参考书目,2020年以来,编印“第一议题”学习资料93期590余篇。“常”在制度落实上,规范学习管理。2020年以来,先后制定完善了市委意识形态工作有形有效实施办法、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规范化实施意见、县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制度、落实“五种学习方式”常态化制度化、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认真落实学习记录、总结报告、个人笔记、请假程序等学习制度,保障了各级中心组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常”在督导考核上,规范成果运用。坚持把理论武装工作纳入各级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部门)年度工作考核权重、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述职述学考核评议,并把中心组学习列为考核和评议第一位检查内容。2020年,对105个县(处)级单位进行年度思想建设考核,理论武装工作分值占比30%,对15个县(处)级单位理论学习经验在全市中心组学习座谈会上进行了推广交流,对9个工作较差的单位进行了约谈。持续组织开展县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2021年对全市12个县(市、区)和功能区、24个乡镇(街道)、12家市直单位和6所大中专院校进行了巡听旁听,考核和巡听旁听结果作为年底述职评议重要依据、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参照、作为党委评价的重要基础,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三、突出“行”字见效,促进“三个转化”

  坚持行健致远,突出“行”的导向、“行”的目标、“行”的效果,用理论武装指导工作实践。“行”在强筋健骨上,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在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牢牢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核心要义,锻造中心组学习的政治灵魂。市委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聚焦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第一方阵,推进“五大转型”,抓实“六稳”“六保”,实现从单一矿业城市向区域型功能城市、从“中原煤仓”向中国新材料基地、从“煤城”向山水宜居绿色“美城”的转变。“行”在宗旨意识上,转化为办实事作表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市级领导和各级党员干部做起,采取每人分包的形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急事即知即办、难事合力共办、愁事提级督办、盼事全程盯办,全市共梳理主要实事项目3024项,已完成2469项,完成率81.6%。2021年集中开工项目494个,总投资2872亿元。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防汛救灾期间全市11000多个基层党组织建立520多个“党员责任堤”、组建1700多个“党员突击队”,在抗洪一线筑起一道道站得稳、冲不垮的“红色堤坝”。“行”在学以致用上,转化为干事创业方法思路。始终把理论武装作为谋划工作和重大决策的“头道工序”和“前置程序”,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领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围绕“奋勇争先、更加出彩”重大要求,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和“十大战略”牵引举措,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积极打造郑洛平“新三角”,着力建设“四城四区”,聚力推进“六提六新”,努力实现“一极两高三优四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鹰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