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中心组学习 学习成果 心得体会

领悟重大判断 抢抓战略机遇 奋力争先出彩

时间:2022-01-14   来源:《中心组学习动态》2022年第1期

——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认识和体会

何雄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胸怀“两个大局”,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确立了“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并立足新阶段新形势,作出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的重要论断,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河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也反映了亿万中原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竞相出彩的意愿和决心,更彰显了共产党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和坚韧品格。我们要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深刻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断的内涵和要义,进一步强化“不入局就出局”的紧迫意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高效地转化为务实举措,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河南作出贡献。

  一、始终保持“不进则退”的昂扬斗志,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本质上是适应国内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国内发展主要矛盾出现新现象和新规律的必然战略调整与再定位,这对每个地方来说,都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的变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否顺应大势牢牢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机遇,确保躬身“入局”而不是淘汰“出局”,是事关我省长远发展、把握未来主动权的全局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我们务必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坚定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保持“进”的态势和决心,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提升我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位势,这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也是实现“两个确保”、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河南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经济总量长期稳居全国第5位,工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完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城镇化发展空间广阔,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并进,劳动适龄人口约5700万,市场主体突破800万户,特别是拥有1亿左右人口、22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的全国最具潜力的内需市场,这是支撑我们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坚实基础和保障。在当前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找准定位起而行之,充分发挥经济规模效应、市场资源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关键,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更多产业产品、技术装备、材料器件等进入中高端、关键环,最大限度挖掘释放内需潜力,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流通体系,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吸引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汇聚,持续提升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就一定能够在融入共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二、时刻保持“慢进亦退”的清醒认识,在激烈的区域竞争格局中争先进位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协调不适应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新,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相对落后,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接续转换的关键期与攻坚期。同时,还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紧迫局面,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正在加快向世界级的城市群、经济中心、科创中心等更高目标迈进,其他兄弟省份也马不停蹄,争相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战略领域布局落子。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既包括增长速度,也包括结构优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畸轻畸重、以偏概全。我们必须在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速上拉高标杆,能快则快、能高则高,只有跑出更快“加速度”,才能在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争先进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总目标,并锚定“两个确保”,明确了到2035年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具体指标,既体现了坚持效益优先的高质量要求,也突出了充分挖掘增长潜力的高速度要求,把高质量和高水平辩证统一于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全过程,是“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实践化、具体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会失去活力和竞争力,无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没有高速度,经济体量上不去,就缺乏雄厚的物质基础,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越拉越大,也就无法实现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发展目标极具挑战性、艰巨性,需要在产业转型、城市发展、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标准、放大格局、加压奋进,实现质量和效益、速度和规模的统一,推动河南加快向“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迈进。

  三、始终坚持“不创新必退”的思路理念,在重塑动力优势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注重自主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不创新必退”的判断和警醒,提出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并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置于“十大战略”之首,释放了坚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一发展的根本之钥和关键变量,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六个一流”。通过建设一流高端创新平台,实施更加灵活更有吸引力的引才政策,赋予科学家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围绕产业转型需求,引入“揭榜挂帅”竞争激励机制,加快突破一批一流创新课题,积极融入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集聚一流人才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完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和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核心动力源。

  创新本质上还是改革问题。创新活力的激发需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供给体系质量效率的提高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循环中的壁垒和堵点也需要通过改革去打通和疏导,等等。我们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十大战略”之一,并指出未来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现各领域各环节改革举措的有机衔接、有效贯通、有序联动。我们要聚焦市场主体,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新动能培育上,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企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要聚神要素配置,推动省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推行“标准地+告知承诺制”改革,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健全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要聚力放权赋能,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面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

  省发展改革委将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着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强化战略思维,开阔视野眼界,努力做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创造性地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为实现“两个确保”交上“出彩答卷”。

  (来源:《党的生活》2022年第1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