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河南实践 中原新论

李庚香:着力破解“河图洛书”历史之谜全力打造河洛学,在中华文化探源上展现新担当

时间:2022-09-2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

  2022年9月17日,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揭牌,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在揭牌仪式上发表了《着力破解“河图洛书”历史之谜,全力打造河洛学——在中华文化探源上展现新担当》的讲话,李庚香强调,要提升河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打造“行走洛阳,读懂中国”大品牌体系;要动员文化的力量,使“诗和远方”与洛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就必须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打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高度上,把原来的河洛文化研究上升到河洛学的学科高度。

  以下为演讲实录:

  昨天在河南省社科普及周上,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刚被省社科联授予全省社科普及地基,今天受学校邀请参加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的揭牌暨开馆仪式,我深感荣幸。这不仅是洛阳理工学院发展中的一件喜事,也是高等院校与博物馆事业深入融合的一件实事,对于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既强调了中原文化的重要性,也强调了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他把黄河文化的战略定位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空前高度,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他特别讲到了黄河四大文化即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突出了河洛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他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十分传神地表达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指出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中心,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在兼容并蓄中前进。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要了解中华文化,要到河南,要到洛阳。攸攸河洛,天下之中;山河形胜,煌煌文明。在时间轴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话把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积累概而言之;在空间轴上“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道出了河洛地区作为中原腹地的核心中的核心。在这个时间和空间中生成的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环嵩山区域文化,它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东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东汉、北魏、唐之武周、北宋为内容,以洛学或宋学为高峰,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粹、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为特征,是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河洛文化荟萃了黄河、嵩山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中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对黄河文化的最大贡献,在黄河文化中具有发源、中心、主体、根本的地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主体,具有显著的源头性、根脉性和族魂性特质。

  过去我们对河南的定位一直是“老家河南”。党的十八大之后,关于河南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视察河南时说,要“让中原更加出彩”;2019年调研河南时说要“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一个“奋勇争先”,一个“更加出彩”,一个“绚丽篇章”,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出彩河南”阶段。与之相应,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是新时代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如何动员文化的力量,使“诗和远方”与洛阳的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是一个重大时代课题。

  从“老家河南”经过“中原崛起”再到“出彩河南”,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炎黄文化、黄河文化的复兴都是绕不开的。新时代,如何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看待河洛文化?如何提升河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如何打造“行走洛阳,读懂中国”大品牌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打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高度把原来的河洛文化研究上升到河洛学的学科高度。洛阳理工学院根植于河洛厚土,依托区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在中原文化、河洛文化研究方面获得了诸多成果,为河洛文化的传承创新付出了诸多努力。新时代,作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河南人,尤其是洛阳人,大家需要进一步推动河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从“器”的层面、“术”的层面,而且能够从“道”的层面来认识河洛文化,把河洛文化研究上升到河洛学的高度,用学术话语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服务,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提供思想上的“源头活水”。因为在话语体系中,相比较主流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学术话语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

  我们坚信,在中原学的视野中,建设河洛学、打造河洛学,是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使命,也必将引领我们迎来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光”时刻。省社科联十年磨一剑,推出了“中原学”这一学科群。如今已经进入了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规划要求,“鼓励支持各级社科联、高校、科研机构根据自身特色,打造特色学术研究品牌”,要求“围绕具有基础优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炎黄学、河洛学、甲骨学、老庄学、儒学、黄河学、中原学等领域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学术大家、学术品牌。”在“兴文化”工程300个选题中,给了中原学相关学科十个重大课题资助。我们知道,中原学从时间上进行定位,包括炎黄学、殷商学、新宋学、冯友兰新理学四个阶段,从空间上进行定位,包括河洛学、新时代黄河学。在古典形态上定位,包括炎黄学、殷学、新宋学、河洛学和新时代黄河学,是典型的五方之学。作为河洛学研究,这里面有三个问题是亟待分清的:一是要正确认识河洛文化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包括河洛地区、环嵩山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三个不同的空间流域,对于我们讲清楚“根在河洛”具有巨大的价值,从而能够为“客家非客”的河洛郎构筑精神家园、心灵故乡。二是在这个过程中,要知道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内核、基因、灵魂和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芯”和“魂”。在这里,唯有系统工程方能自立自强。如何用元宇宙技术打开“河图洛书”,是研究“我们从哪里来”的关键。三是要正确处理河图洛书与洛学、新宋学、洛阳池的关系,为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土壤。我们相信,在这方面,洛阳理工学院一定是大有可为的,也有把自科和人文相结合的独特优势。

  多年来,洛阳理工学院笃行不怠、集腋成裘,学校领导一届接一届地致力于弘扬河洛文化,着眼于培育高雅育人环境,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服务品牌,充分发挥教育立德树人作用,今天建成了河南省第一家以高校命名的省级行业博物馆。希望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今后成为领略河洛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成为研究河洛文化经、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重要基地!希望洛阳理工学院继续奋发有为、久久为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立德树人,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不移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希望省社科联与洛阳理工学院联手打造河洛学,共襄文化传承盛事,共筑文化复兴篇章,在“兴文化”工程中,塑造“行走洛阳,读懂中国”学术品牌,成为我们省河洛学研究的“领关羊”!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在洛阳理工学院博物馆揭牌暨开馆仪式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