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河南实践 出彩河南

上博“何以中国”第一季收官 河南文物集体宣讲“最早中国”

时间:2022-11-18   来源:大河报

  

  齐侯盂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文 图片均来自于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中华文明从什么地方开始?最早中国又在什么地方出现?夏商周三代的文明又是怎样的辉煌?11月10日,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个展览“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式落下帷幕。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导,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20家文博单位共同参与。

  此次展览遴选文物217件/组共314件,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涉及89个考古遗址。无论从规模、数量上,还是从展品等级上,都是上海博物馆今年最重磅的精品大展。

  用《左传》打开周代部分典型文物 有陪嫁品、带钩、九鼎八簋

  东周齐侯宝盂,收藏于洛阳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腹壁铸有铭文:“齐侯作朕子仲姜宝盂,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由此可知,这件器物是齐侯为其次女仲姜所作的陪嫁品。这在《左传》上有记载,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灵王求后于齐……齐侯许昏,王使阴里结之”。周灵王向齐国求取王后,齐灵公答应了婚事,周灵王派遣阴里做了口头约定。

  齐襄公被杀后不久,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两兄弟就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夺位之争。当时,为了阻止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返回齐国,管仲曾射中了公子小白衣服上的带钩。

  这次参加展览的,就有镶嵌金银玉饰带钩。带钩整体呈桥形,钩背中部有蘑菇状脐,钩首尾兽首形。带钩是古人腰带一端的挂钩,为束带之物,玉制带钩为上层贵族使用。虽然此件带钩为战国时物,但也可以想见公子小白当时所佩戴的带钩。

  根据《周礼》记载,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享用的是九鼎八簋,诸侯使用七鼎六簋。但是参照1997年新郑中国银行新郑支行郑国祭祀遗址中出土的青铜礼器组合,却从文物的角度挑战了周王室的权威。当时出土的有9件铜鼎、8件铜簋,是目前所知的最高青铜礼器组合级别。

  由此可见,春秋时期,郑国国君曾在实质上或心理上在诸侯国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并享受到了当时最高级别的礼制。

  解读“何以中国”河南打头阵 是上博今年举办的最重磅精品大展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宅兹中国”展览的周代的一部分。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了解到,这是上海博物馆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

  那么,为什么“何以中国”以河南打头阵呢?河南地处“天地之中”,也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交融后,中华文明多元文化在河洛之间形成成熟的文明形态,形成以王都为中心的辐射性统治格局,构建了古代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根据了解,夏商周三代文明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源头,并对古代东亚文化圈产生深刻的影响。

  此次展览精心遴选文物217件/组,文物总量314件,集中展现了河南省内夏、商、周三代重要考古发现。

  此次展览原定于8月9日至10月23日举行,为满足更多观众的看展需求,后又延期至11月10日。根据了解,“何以中国”第二个展览将聚焦以崧泽、良渚文化为基础的长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