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本网推荐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廪实: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4-01-15   来源:讲师团

  意识形态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力、培根铸魂。“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交汇点进行的深邃思考。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就越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之成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稳固信念的“压舱石”,努力绘就全社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图谱。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强调要“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必须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其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正心之始——从“源头活水”到“时代精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之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以人民的理论武装人民,人民的思想就有了“源头活水”,行为就有了正确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思想行为的“指南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凝心铸魂——从“生动实践”到“日用而不觉”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实践,是最具说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实证,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最好切入点和着力点。“雄关漫道真如铁”,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这些生动实践中最能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心开展宣传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做好“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贴近、吸引群众,以脍炙人口的“金句”去激发、引领群众。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其与日常生活无缝对接,使其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尽心竭力——从“建好阵地”到“提供给养”

  领土寸土必争,思想阵地亦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并用“三个地带”形象总结出思想舆论领域的特征。红色地带,主要是由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这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绝不能丢了。黑色地带,主要是由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构成的,还包括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这不是主流,但其影响力不可低估。灰色地带,处于红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要压紧压实责任,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到具体人、具体事,层层传导压力,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固本强基、久久为功。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马克思主义是“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魂”和“根”的化学反应。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更多像舞蹈《唐宫夜宴》一样通俗易懂又充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优秀文艺作品。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从“文明探源出彩中原”到“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今天的文明,发轫于昨天,光辉的未来,肇始于现在。辉煌悠久的中华文化必将激励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警心策行——从“危机意识”到“斗争精神”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当战士、不当绅士,要以战斗的姿态、战士的担当,积极投身宣传思想领域斗争一线,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树欲静而风不止。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未放弃扰乱社会主义秩序、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图谋。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更加隐蔽和剧烈。历史和现实深刻昭示:思想阵地,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舆论导向,我们不去主导,就会被别人掌控。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敢于亮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特征。要旗帜鲜明支持正确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斗争要把握规律、讲究艺术,研究策略方法,既不能麻木不仁,也不能草木皆兵。对黑色地带,要勇于进入,“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斗”,逐步推动其改变颜色;对灰色地带,要大规模开展工作,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其向黑色地带转变,要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做政治原则问题的“强硬派”。对任何歪曲、否定党的历史的言论,任何传播政治谣言、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行为,都要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对导向错误、内容低俗的文艺节目和出版物,要坚决叫停;对互联网空间的“噪音杂音”,要坚决斗争,绝不能以牺牲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代价,纵容所谓的“网络自由”,始终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

  (执笔人:信阳师范大学 何晓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