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本网推荐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廪实: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4-01-16   来源:讲师团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没有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会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悠久历史和当下现实,积淀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当代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夯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共识的基础工程,更是新时代我们要担负起的新的文化使命。

  鉴往知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因

  “水必有源,而后不绝;木必有本,而后向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深深植根在中国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厚德载物”“守望相助”“天下为公”等,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儒家主张的“仁和”“大同”,给国家带来了梦想和目标;道家主张的“自然”“无为”,给社会带来了平和与温情;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给个人带来了包容和友爱。这些传统价值理念展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两个结合”的鲜活实践。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中,根据历史定位、时代特点、人民需求所进行的再创造。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对先人留下来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进行梳理,并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理念注入其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结合了我国建设发展、国情民意的实际情况,还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其他国家先进文明等多方面的思想精华。它更开放、更包容,既有哲学基础,又植根文化沃土,更契合国情民意,具有强大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和文化温度。

  凝神聚气——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伟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社会氛围及个人品德的美好愿景和普遍希望,既有理论的延续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导向,还有行为准则,是人心所愿、众望所归。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规划、全面推进、始终如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十二个词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重要论断。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一条重要举措。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理论判断,既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思想结晶,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只要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伟力。

  守正创新——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华章

  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更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夯实了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发力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集中体现。

  新时代人民追求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服务的愿望更加强烈,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要求。要坚持服务人民的文化发展宗旨,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新特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有机统一。河南卫视推出的舞蹈《唐宫夜宴》“破圈”后,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重阳奇妙游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依次涌现,成为河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所以个个火爆、次次出圈,是因为其在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表达、创新创意表达上准确把握了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传递出了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幸福美好、五谷丰登、尊老爱幼等价值观,表现出了国家层面的繁荣富强,体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和谐有序,展现出了个人层面的优秀品质,不仅向中国、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推进文化繁荣开辟了新路径。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2023年6月7日,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说,要“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在跨越文明的对话中,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

  (执笔人:河南农业大学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