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本网推荐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廪实:在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公信力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4-01-16   来源:讲师团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刻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方针原则、实践要求、队伍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对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们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想、引导社会舆论、振奋民族精神,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方向指引——点亮新闻舆论工作灯塔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在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智慧和强烈使命担当,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擘画了路线图、明确了任务书。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回答了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把握原则——坚守新闻舆论工作本心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时代如何发展、舆论格局如何改变,都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源于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改版,毛泽东同志在为其撰写发刊词时曾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此后,《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党与党报》指出,“报纸是党的喉舌”,“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当代亦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探索新规律,赋予新内涵,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总之,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增强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媒体的意识。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观。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舆论是强有力的武器。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动乱的“催化剂”。全媒体时代的今天,西方国家没有停止对我国的文化入侵与意识形态的颠覆。只有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文化,多方位、多层次构建舆论方阵,取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才能保证全党全国人民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刻保持清醒定力。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代表西方意识形态的新闻观企图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与颠覆,同时,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鼓吹“新闻自由”,标榜媒体是所谓“社会公器”。事实上,西方媒体是披着“新闻自由”的外衣助力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重要武器,因此,我们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敢于破除西方新闻观背后的迷思。

  持续发力——奋力攀登新闻舆论工作高峰

  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何提升?主流思想如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机制体制等全方位创新”。

  强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促进媒体融合新发展。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媒体融合的新发展,就是要借助数字技术手段促进其赋能升级,创新传播方式,创造出更多内容上喜闻乐见、形式上多元丰富的节目。要在全媒体传播体系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打好媒体融合这套“组合拳”,书写好媒体融合这篇“大文章”。近年来,河南广播电视台借助现代AR、VR、MR等技术创新节目形式,“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来,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把握新闻时度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新闻媒体应该凸显其专业化特征,在坚持以“内容为王”的总要求不能丢、正面宣传总基调不能忘、力度分寸把控不能失的基础上掌握主动权,扎根新闻现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媒体与群众的积极沟通和良性互动中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合力。

  运用互联网思维,抢占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达10.79亿,手机网民占98.3%,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因而,必须正视大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主要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这个事实,尽快掌握网络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抢占互联网战略高地就成了必然选择。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长期以来,国际话语主导权还是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手里,导致我国形象被扭曲,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被动境地,存在着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国际话语权的增强,关系到我国是否能清晰表达阐释中国立场、是否能让世界读懂中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从“雄关漫漫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更加需要坚定自信、鼓舞斗志,更加需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执笔人: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金依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