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本网推荐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廪实: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4-01-16   来源:讲师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任务。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根深叶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厚基础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和解决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概念,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确立了人民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已然沉淀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智慧结晶,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决定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文化建设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体用贯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具体要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汲取千百年来世界各地人类文明的丰富成果,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历程,壮大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开展了大量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先进知识分子聚集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奠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格局。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观点和研究范式的创新。

  体现原创性、时代性。近代以来,梁启超、章炳麟、钱穆等学者,从现代学术视角“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传统学术思想史为基础,融入近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经验,形成了大量具有原创性的成果。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进步学者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拓展研究视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学者,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立足中国和世界的最新发展实际,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努力建设学科布局优、学术根基牢、科研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创新、服务决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要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代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要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要坚持把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创新,提炼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力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

  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是书斋里的理论,而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回答解决时代课题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哲学社会科学要立时代潮头、发时代先声,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出能够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阐释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升级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奋斗历史和成功经验,既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阐释好“中国式现代化”,回答好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问题,不仅契合中国国情,更彰显世界意义。

  解读中国实践。“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使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及时响应、持续研究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

  构建中国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两个结合”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开阔的世界视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吸收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提供破解“世界之问”的中国方案。

  (执笔人:省社科院李孟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