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宣讲 本网推荐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廪实: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时间:2024-01-16   来源:讲师团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文艺工作为国家为民族培根铸魂,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文艺为谁创作、为谁代言是文艺的根本问题,是开展一切文艺工作的总开关。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把立场问题作为文艺的首要问题,明确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的文艺,它表现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艺的起点和指归,体现在文艺的起源、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创作、文艺的接受等文艺的一切活动环节和构成要素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阐释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溯本清源——文艺的源头活水是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明确文艺的源头是人民。艺术真实源于生活真实,作为意识产品和观念形态的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而社会生活是由人民创造和推动的,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人民和文艺的关系,是源与流、本与末的关系。离开人民,文艺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文艺创作就成了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纵观一切经典作品,都是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对人民情感的深情书写、对人民思想的形象凝练、对人民心声的生动体现。一方面,人民生活决定和制约着文艺的发展。只有源于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人民生活,文艺才具有无限生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文艺也以其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持续发挥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振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人民艺术素养的作用,对人民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河南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感受时代律动,作品中无不洋溢着对人民的深情,以戏剧影视作品为例:讲述“全国最美教师”李芳舍己救人英雄故事的电影《李芳》;取材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经典故事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演绎乡村脱贫攻坚故事的豫剧《重渡沟》……剧作家们塑造了一大批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而拼搏奋斗的人民群众和英雄模范形象,讴歌了先进文化、奏响了时代强音。

  情动辞发——文艺的内容主题是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坚持文艺创作的内容、主题是人民。自古以来,中国的文艺家就胸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和担当,时刻保持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索。从《诗经》开启的“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传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从《楚辞》肇始的“上下而求索”的浪漫主义光耀后世、绵延不断。历经岁月洗练留存于文艺长河中的经典佳作,都是文艺家“为人生”“为生活”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呈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人民是历史主体的原则,充分表现新时代宏伟事业的方方面面,既有描述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也不乏细微深情的生活烛照,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人民的一切,都是文艺永恒的主题,需要文艺家通过艺术概括将其真实、凝练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近年来,文学豫军成绩斐然。日前,豫籍作家乔叶以《宝水》一书斩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她深情地说:“《宝水》整个素材的积累都在河南”“最基本的体验和感受都来源于河南”。迄今,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豫籍作家、河南本土作家已有10位,位居全国首位,坚持以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奋斗生活作为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因文明道——文艺的服务对象是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明确文艺创作服务的对象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好的文艺作品一定是能深刻揭示生活内涵、正确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面对新时代史诗般的变化,文艺工作者有责任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艺术修养,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创作水平。

  文艺工作者以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生活、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现生活,直接关乎文艺的作品质量。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伟大的作品离不开创作者对时代全身心的深刻体验和倾情投入、离不开对人民的深切热爱和感同身受。“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心系人民冷暖幸福、关注人民所思所想,才能将人民群众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诉诸笔端,打造精品奉献给人民,充分反映人民心声、传达时代精神,发挥文艺的时代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创作采风活动,纷纷走向田间地头、投身火热生活,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撷“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手创作素材,交出了多达30卷的“‘深扎’文丛”,40余位作家的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和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将文艺服务人民落到了实处。

  披文入情——文艺的鉴赏主体是人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必须明确文艺的鉴赏者、评判者是人民。“文之为德也大矣。”文艺作品可以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好的作品应当寓教于乐、立德树人,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

  检验一部作品的水平高下,是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标准的,马克思对此有清醒认识:“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在文艺的接受上,文艺作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果文艺作品脱离时代、脱节生活、无病呻吟、胡编乱造,或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迎合市场、趣味低下、品质低劣,必将遭到历史和人民的唾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用健康向上的作品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引领时代风气,为广大人民群众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和更加光明的未来。

  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就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武林风》等栏目长盛不衰,“中国节日”“中国节气”系列节目火遍全网,观众赞誉有加;洛阳首创以全城为剧本载体的实景剧本娱乐活动,串联起40多个沉浸式剧本,让人流连忘返;河南博物院运用5G+A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这些作品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深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并推动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担负起兴文运、传文脉的使命,不断推出不负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谱写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新篇章。

  (执笔人:郑州师范学院 蔡 莹)